正月十五是元宵節,又叫上元節,這日晚間,京城處處掛燈,街道上亮如白晝,遠遠望去宛如一片燈海。

有這樣的美景,自然就不乏出來看燈的人群,南華樓從過了晌午就開始不停地來客人,都是想吃飽肚子去街上賞燈的。

客人來得太多,梅娘都跟著忙碌起來,一盤盤精美的菜肴流水般從廚房傳遞出來,送去大堂和雅間等處。

直到夜色降臨,人們紛紛走上街頭看燈,南華樓的客人才逐漸少了起來。

梅娘剛歇下來,就有夥計來找,說是外頭有人給她送東西。

“……那東西,還是梅姑娘親自去看看才好。”夥計如是說道。

這倒讓梅娘好奇起來,大過節的,誰會給她送禮物呢,還要她親自出去看?

她隨手拿了一件披風披上,走出了南華樓。

才邁出大門,她就愣住了。

燈市如晝,遊光點點,顧南簫一襲墨藍色銀紋錦袍,從如夢似幻的光海之中向她走來。

他走到她麵前,將手中的燈籠遞給她,微微垂眸看向她。

“方才在那邊瞧見這個燈籠,想著你或許會喜歡,就過來送與你。”

梅娘略帶慌忙地移開視線,這才發現自己心跳如鼓。

“這……是什麼燈籠?”她一開口,才發現自己的聲音不知為何有些緊張。

顧南簫卻像是沒發覺似的,將燈籠稍稍提起來,指給她看。

“燈籠倒也罷了,隻是上頭的畫著實描得精巧,你瞧。”

梅娘這才看向他手中的燈籠,發現這是一盞八寶宮燈,燈籠乃是用紫檀木製成,上頭雕刻著精致繁複的花紋,底下掛著淡紅色的穗子,最惹人注目的是燈籠八麵的畫竟然分彆是八道精致的菜肴,用鮮豔的顏色描繪出每一道菜的細節,一盤盤菜肴躍然紙上,顯得惟妙惟肖,煞是好看。

梅娘看到這燈籠,頓時眼睛一亮。

“這個好,正適合掛在我們酒樓門口,應情又應景!”

見梅娘一臉歡喜地接過燈籠,果然叫夥計直接掛在門口,自己則站在燈籠底下左看右看,顧南簫眼中的笑意越發深了。

他走到梅娘身旁,與她一同抬頭看著掛在門口的燈籠。

梅娘越看越喜歡,盈盈笑道:“顧大人,多謝你。”

顧南簫微微一笑,問道:“你要怎麼謝我?”

梅娘微怔,回過神來便說道:“大人想吃什麼——”

話還沒說完,就被顧南簫打斷。

“今夜我不是什麼大人,你也不必做菜,你要是認真想謝我,不如陪我去看燈吧。”

梅娘聽了這話,不由得臉頰微熱。

她不是小姑娘,自然知道男子邀女子上元節一同觀燈是什麼意思。

旁的不說,方才在廚房裡,那些女學徒一邊做菜一邊說著外頭的熱鬨,難免會打趣上幾句,說什麼某人跟哪個男子去看燈了,定是對他有意。

現在自己跟顧南簫出去(),會不會也被人說自己對顧南簫有意?

見她沉默不語?()_[()]?『來[]?看最新章節?完整章節』(),顧南簫微微歎了口氣。

“你若是覺得為難就算了,隻是我對南城不熟,想請你幫忙帶帶路,看看哪裡的花燈好看……”

“你對南城……不熟?”梅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下意識地反問道。

他可是南城兵馬司的指揮使,他要是對南城不熟,還有誰能對南城熟悉?

就聽顧南簫略帶蕭索的聲音響了起來:“我雖然在南城待了幾年,卻一直忙於公務,從未有機會出去逛逛,若論起哪裡的小吃好吃,哪裡的花燈好看,我是一概不知。明日衙門要開印了,若是錯過了今晚,隻怕就要等明年了。”

一番話說得梅娘不由得心軟下來,說道:“那……好吧。”

她心裡告訴自己,她隻是報答顧南簫當初的相救之恩,並沒有其他任何想法。

做了一番心理建設,梅娘便跟著顧南簫往前走去。

“那邊是石橋胡同,聽說鐘老爺宅上辦了遊園會,裡麵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燈籠,都很好看的。”

“那條街上是我們北市口的燈市,家家戶戶都做了燈籠掛上,我聽周帽和杜秀說,她們家嫂子和姐妹們做了許多花燈呢,還有小兔子燈,小老虎燈,孩子們看了肯定喜歡。”

“看,那邊是花會的燈車,要繞南城好幾圈呢,車上還有人雜耍,好看極了,顧大人,你瞧見了嗎?”

梅娘儘職儘責地做著向導的工作,話不由得多了起來。

顧南簫在一旁聽著,時不時說上幾句。

脫掉了圍裙,此刻的她宛如入水的小魚般歡喜活潑,街上的花燈映在她清澈的眼眸中,越發顯得她雙眼如繁星般璀璨奪目。

說起來,她也不過是個十七歲的小姑娘,哪有不愛新鮮熱鬨的?

梅娘雖然是來陪顧南簫逛街的,可是走著走著,自己也不禁沉浸在街上的繁華之中。

成日在酒樓乾活,她極少有出來閒逛的時候,更少有這樣閒散的心情。

各處的燈會令人眼花繚亂,街邊的小攤擺著琳琅滿目的各種小物件,各色小吃讓人目不暇接。

梅娘隻覺得眼睛都不夠用了,隻顧著看街上的景色,還要給顧南簫講解。

街道上遊人如織,熱鬨非凡,雖然有金戈鐵甲等人護衛,兩個人還是時不時會遇到擁擠的人群,不知不覺間,兩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。

離得老遠,梅娘就看到一座小橋上麵立著一盞巨大的月亮燈,足有一丈多高,上頭似乎還描著桂樹玉兔,引得無數人駐足觀看。

她立刻高興起來,指著那邊說道:“你快看,那邊的有一個——”

她隻顧著看景色,沒留意腳下,不小心踩在一處冰麵上,話沒說完就腳下一滑,整個人頓時失去了重心。

即將跌倒的那一瞬間,一隻有力的大手穩穩地扶住了她。

梅娘本能地抓住顧南簫的手臂,這才站穩了腳

() 跟。

耳邊傳來他低沉醇厚的聲音,溫熱的氣息幾乎掃過她的耳畔。

“沒事兒吧?”

梅娘搖搖頭,紅著臉放開他的胳膊。

“對不起……呃,多謝顧大人。”

顧南簫略帶無奈地歎了口氣,低聲道:“你要什麼時候才能不要跟我這麼客氣?”

梅娘隻覺得臉頰越發滾燙,明明還是寒冬,她卻覺得渾身如火一般燒了起來。

她清了清嗓子,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。

情急之下,她指著不遠處的橋,說道:“我們還是……去看燈吧。”說著率先抬腳,生怕顧南簫會拒絕似的。

顧南簫沒有反對,依言跟在她身後。

橋上有許多正在看這盞巨大的花燈的人,也有借著拱橋的高度,看著遠處一片燈海的遊人,梅娘想要擠過去,頗有幾分費力。

當她再次險些被過往的行人碰到的時候,顧南簫把她從人群中拉了出來。

“彆急,那燈擺在那裡,不會跑掉的。”

梅娘不確定顧南簫是不是在講冷笑話,不過她也意識到,憑著她自己的力量,的確是很難擠過去了。

離著那月亮燈越近,人群越是擁擠,梅娘索性停下了腳步。

“在這兒看也挺好的……”

她一轉頭,卻發現顧南簫離她隻有咫尺之遙,她這麼停下來,差點兒撞到顧南簫的胸膛。

下麵的話她便說不下去,隻得略帶尷尬地偏過頭,假裝去看另一邊。

極少見她害羞的樣子,顧南簫不禁微微一笑,轉移了話題。

“你要不要吃糖葫蘆?”

梅娘這才發現,兩人停下的位置正好在一處糖葫蘆的攤位,此刻小販正望著他倆,目光裡滿是殷勤。

“這位公子,給姑娘買一串糖葫蘆吧,小人不是誇口,吃了小人的糖葫蘆,保證姑娘您長得越來越好看,永葆青春,情深義重,比翼——”

“買,我們買!”

梅娘生怕這賣糖葫蘆的說出什麼不靠譜的話來,連忙打斷了他滔滔不絕的推銷,伸手就去拿荷包。

誰知荷包還沒等摸到,她就聽到身後響起一個嬌滴滴的聲音。

“你這糖葫蘆當真這麼好?”

梅娘聽著這聲音有些耳熟,下意識地轉過頭去。

沒想到身後的人她竟然認識,就是有過幾麵之緣的謝華香。

此刻還是正月,謝華香卻連披風都沒有穿,隻見她穿著一襲淡粉色銀線繡纏枝花的襖裙,袖口領口處鑲著一圈雪白兔毛,越發襯托得她一張小臉楚楚動人,一見便不由得讓人心生憐惜。

更讓她驚訝的事,謝華香的身側還站著一個讓她麵熟的人,居然就是那日在法華寺見過的齊公子。

沒等梅娘說話,祁鎮也看見了他們,頓時眼睛大亮。

“南簫,你怎麼在這兒?”

梅娘看向顧南簫,隻見方才還溫潤如玉的顧南簫,此刻已經

恢複了平日的冷肅。

“表哥。”

他叫了一聲算是招呼,看都沒有看謝華香一眼。

謝華香卻是在看到顧南簫和梅娘在一起之後,柔美的臉頓時僵住了,目光在梅娘和顧南簫之間來回遊走,一時間驚疑不定。

她咬了咬嘴唇,努力擠出一個驚喜的笑容。

“顧三哥……”

話音未落,顧南簫冰刃般的眼神便毫不留情地刺向她。

“上次我說過的話,謝姑娘這麼快就忘了?”

想起那次顧南簫警告她不要亂認親戚的話,謝華香的臉頰血色儘失,雙眼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