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混在人群中的周四在說話。 周四一說,大家立馬熱心的幫忙找證據,捕快叫也叫不住。 “哎!不能進屋,破壞現場!” 另一名捕快衝他搖頭,示意不要多管。這些人壓根不聽他們的。 “有了有了,你們看,窗戶上還有手印。” 又有人發現線索,眾人立馬圍裡裡外外的圍著窗戶口轉悠。 “咦?這上麵還有紋路呢。” “有腳印,有手紋,挨家挨戶對比不就知道了。我看啊,不如從花樓開始。保不準仙兒姑娘在樓裡得罪什麼人,被人報複滅口了。” “對對對,還有那些進出花樓的客人,哪個嫌疑都比蕭大人大!” 眾人你一眼我一語的,弄得真正的捕快很無語。到底誰是辦案的?他們說的再好有屁用,沒有上頭的命令,敢查誰? 可他們低估了群眾的力量。百姓好事不怕事,拆了窗戶,拿著拓好的腳印,嚷嚷著就要去見官。 橫豎已經失職了,捕快不想裡外不是人,也不阻攔,由著他們鬨去。幾人抄近路回刑部,告訴刑部尚書情況失控。 刑部尚書趕忙讓關大門。可惜遲了,大家夥一路上越聚越多,已經堵到刑部門口,擠開了大門。 “哎呦,姑奶奶們唉,你們這是要乾嘛?拆府衙是犯法的!” 人群中的周四舉著拓下的腳印,高舉腳印,高聲叫道:“我們要抓罪犯,還蕭大人清白。” “對!還蕭大人清白!” “還蕭大人清白!” 人浪一聲接著一聲,震耳欲聾。 “我們有證據,抓壞蛋!” 刑部尚書見狀,抹著額頭的汗安撫,“稍安勿躁,稍安勿躁。查,一定查。我們也在儘心儘力的找證據。如今有證據了,我們立馬著手調查,保證給大家一個交代!” “查花樓!” 有人起哄,立馬很多人附和。 “查花樓。” 刑部尚書的後背濕透,花樓和冶連勤的關係,他門清的很,查花樓,這不是老虎臉上拔毛麼。 眼下這架勢,不查又說不過去,明擺著包庇花樓。 權衡之下,刑部尚書說:“好好好,依你們,查花樓。不過查證需要上報上級批準。你們且把證據留下,我明日派人去花樓查證。” 周四叫道:“不行,萬一凶手聽見風聲跑了怎麼辦?必須現在就去!” 趙氏也叫道:“就是,你們拖拖拉拉,跑了凶手,誰負責?可憐我家四弟身陷囹圄,還不知過著什麼樣的日子……” 說著開始抹淚。 刑部不準任何人探監的消息,大家夥都知道。這會兒趙氏一哭訴,紛紛共情,叫嚷聲不降反增,要求必須現在就去花樓。 抬著窗戶的幾人轉身就要走。 刑部尚書見狀,忙叫道:“好好好,現在就去,不過不能去這麼多人。你們這樣鬨嚷嚷的過去,街上的生意還怎麼做?” 他攔住要走的幾人,妥協道:“隻能來三個人,其餘的都散了。” 周四將李旺拓的那份塞到趙氏手中,隱身在人群中溜了。 趙氏會意,示意蕭二郎抬窗戶,自己出來道: 來道:“好說,我們去。有人冤枉四弟,蕭家不能坐視不管。” 刑部尚書無法,隻得讓趙氏、蕭二郎,與另一名抬窗戶的街坊一同去花樓。 花樓的客人早已聞聲走了,留下一座空樓。 幾名捕快一來,老鴇笑臉相迎,即便看到跟來的蕭二夫婦,絲毫沒有慌亂。客客氣氣的端茶倒水。 捕快說明來意,老鴇爽快的招來樓中所有的小廝、打手,任由他們比對。 都是生意人,趙氏多少學了些門道。老鴇這般坦蕩,裡麵必有貓膩,這一趟怕是不順。 果不其然,花樓裡所有人的腳印、手印比對結束,沒有一個對得上的。 他們鬨事之前,李旺說過,凶手就是花樓裡的打手。如今人不見了,隻能被藏起來了。 趙氏不禁灰心喪氣,該鬨的鬨過了,再在花樓鬨,說不過去。 老鴇依舊客客氣氣的送走眾人,這讓圍觀的百姓也跟著沮喪起來。 就在大家唉聲歎氣時,突然人群後麵鬨哄著往前擠。 “抓到了抓到了。” 隻見幾人押著一名大漢過來。 “就是他,花樓裡的打手,剛剛鬼鬼祟祟的逃走。” 一人立馬脫了他的鞋子比對,除了鞋底的花紋不同,大小、形狀十分契合。 趙氏又拿了窗戶架子過來,扒開他的手比對,大小合適。按在朱砂上的指紋與窗紙上的紋路相同。 “看到沒看到沒,凶手就是他。這才是真正的畏罪潛逃!” 人群開始興奮,叫囂著要把他押入刑部,換出蕭肅。 刑部尚書見狀,隻得連聲應好,萬眾矚目下將人帶走。趙氏一群人始終跟著他們,目送他直到刑部。 刁民難纏。刑部尚書隻得由著他們,答應將蕭肅完好無損的送出來。 另一麵,早有人趕去報告冶連勤。 動靜鬨這麼大,不放蕭肅,民眾那邊說不過去,宮裡也該聽到消息了。冶連勤聽了宋仁的建議,先做個好人。讓刑部放人。 刑部得了命令,沒了壓力。刑部尚書親自送了蕭肅出來,連聲道歉,點頭哈腰的說了許多官場話。 蕭肅表示理解,同樣客氣道:“讓您勞心了。” “哪裡的話,我們本職工作。害您受苦多日,實在過意不去啊。” 刑部尚書暗中慶幸沒有太多為難蕭肅,最多奉冶連勤的命不如讓人探監。 “大人請放心,我們一定嚴加審問,嚴懲凶手。” 蕭肅疲憊的笑笑,沒有再說什麼。 “蕭大人出來了!” 百姓歡呼雀躍的擁住他,好一番噓寒問暖,確認沒有受傷才罷休。 蕭肅好不容易回到家,李旺正在給他裝窗戶。 “早知道這個法子好用,早該這麼乾!”李旺衝他打趣,民眾的力量,不可小覷啊! 蕭肅揉揉眉心,滿臉倦容,“沒有他們的幫忙,哪能這麼容易煽動民眾。” 他們指的是周四一眾乞討者。 李旺也道:“他們的確幫了不少忙。這裡是你要的花名冊。” 李旺遞給他一本薄冊,裡麵是周四整理的、與花樓有關的官員名單。